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打假法治网!

“零首付”等被禁止!这些互联网保险乱象开始整治

发布时间:2021-09-04 13:19:28  作者:佚名   来源: 广东消费网

  互联网保险产品定价风险突出、线下服务能力不足、销售误导和投诉纠纷较多、销售和技术服务费用虚高、用户信息被非法利用...

  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来了!

  银保监会近日下发 《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银保监会已经启动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要求9月30日前所有机构完成重点检查。

  “首月1元”等被禁止

  根据银保监会《通知》要求,今后这样的宣传营销方式均将被禁止:

  互联网平台突出宣传“零首付”“低首付”等字样,而未能全面展示保费缴纳整体情况,诱导消费者购买保险;宣称“免费领取”,实则后续收取客户保费;通过歪曲监管政策、炒作产品“限售、限时、限量”等方式诱导消费者购买保险;以“分享有礼”“红包补贴”等方式,非法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外利益诱导销售保险;网上投保页面设置不规范、不科学,诱导消费者勾选“自动续费”,而后续扣费不提前提醒,也不经客户选择或确认,直接通过系统扣费的套路续费……

  剑指四大突出问题

  针对互联网保险产品管理、销售管理、理赔管理、信息安全等乱象频发领域,《通知》重点整治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销售误导

  包括欺骗保险消费者、投保告知不充分、隐瞒承保信息等问题。包括在互联网宣传和销售保险过程中,对保险产品做不实宣传,关键信息描述与合同条款约定不符;为吸引消费者购买,故意使用误导性词语,混淆和模糊保险责任,导致消费者不能正确理解产品功能和特点;片面或者夸大宣传保险责任,混淆保险产品与其他理财产品的界限等现象。

  强制搭售和诱导销售

  包括强制搭售、诱导销售、套路续费等问题,如与网络借款平台合作,强制消费者在借款过程中购买指定渠道或指定公司的保险产品,变相收取“砍头息”,若不投保则无法办理借款等。

  经营不合规不审慎

  包括非法经营、违规经营、费用虚高、经营不审慎等问题。

  例如,委托未取得合法资格的机构从事保险销售活动,以“技术服务费”“营销宣传费”“租赁费”“培训费”等名义向其支付佣金,以及保险机构合作的互联网平台未取得保险业务的经营许可但从事保险销售活动等。

  用户信息安全

  一方面是违规收集用户信息,未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收集、处理及使用个人信息;另一方面,用户信息安全管理不到位,互联网保险客户的资金支付以及用户的信息都集中在互联网系统上,存在资金被盗取、用户信息被非法利用的风险。一方面是违规收集用户信息,未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收集、处理及使用个人信息;另一方面,用户信息安全管理不到位,互联网保险客户的资金支付以及用户的信息都集中在互联网系统上,存在资金被盗取、用户信息被非法利用的风险。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原文链接:http://www.gdcc315.cn/show-21-53745-1.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打假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打假法治网 dajia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