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打假法治网!

搜索引擎放纵虚假广告被罚一点也不冤

发布时间:2021-04-22 00:28:35  作者:佚名   来源: 陕西消费者协会

  现实中,人们在浏览网页,或者使用搜索引擎时,往往会发现很多网络广告。而且,一些广告的虚假程度、夸大程度非常明显,却依然可以横行网络。对疏于管理,导致虚假广告泛滥于网络的搜索引擎予以罚款,无疑能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越别出心裁的广告,修饰程度越高的广告,往往越能赢得消费者关注。但广告同样应遵循商品市场的共同规律,应以诚信为本,严格准确地反映商品的本来属性,不能虚构或杜撰,否则就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对此,《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的,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3至5倍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5至10倍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100万元至200万元罚款,并可以暂停广告发布业务、吊销营业执照、吊销广告发布登记证件。同时,发布虚假广告的,还可能面临假一赔三或者假一赔十的民事赔偿责任。

  要知道,搜索引擎属于网络平台,其本就担负着审核信息、净化网络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如果其不能尽到起码的审核义务,必将导致虚假广告泛滥,让使用该搜索引擎浏览网页、检索资料的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特别是,市场分工越加明确、精细,信息不对称下,人们很难对商品性能、品质、功效了如指掌,大多数依靠商品的广告宣传和包装标示加以判断。如果任由虚假广告泛滥,无疑会让很多人掉入陷阱,“花钱买上当”。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已经成为常识,网络平台不该充当虚假广告的帮凶。此次,搜索引擎因未尽到审核义务被处罚,为其不作为承担了代价。这警示所有网络平台,整治虚假广告没有旁观者。虽然不主动发布虚假广告,但不作为就是违法。唯有积极作为,尽到审慎的把关义务,方能减少虚假广告,也减轻自己的法律责任。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原文链接:http://www.sxwq.org.cn/wqxw/2021/0416/5350.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打假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打假法治网 dajia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